{label:top}
首页 >> 风风风> 正文

广东惠东县通报:白马山失联5人均已遇难

来源:风风风发布时间:2025-09-09 14:57:08
浏览:94


8月2日,从赵赵露思在微博中控诉经纪公司银河酷娱在她因健康问题被迫取消工作时,露思要求她本人赔偿各方损失,解约今天接受并多次拒绝沟通相关问题。风波此后在不同平台的说起事实况中,她又多次讲述经纪公司在她生病后的人们成都理工大学偷拍视频下载种种非人道行为。这一系列发言使得与赵露思相关的样的抑郁讨论成为最近各个平台最热门的话题。


赵露思控诉经纪公司的微博。图片来自赵露思本人微博“赵露思的从赵微博”截图。

自去年年底起,露思赵露思因身体状况频上热搜,解约今天接受剧组晕倒、风波送入诊所抢救、说起事无法行走、人们无法说话、样的抑郁记不住台词、躯体化严重……这些词条与赵露思反复联系在一起。赵露思的“路人缘”却在与抑郁症频繁“捆绑”后受到冲击,越来越多网友的态度从最初的同情逐渐转为质疑,以至于热议赵露思是否生病,是患癔症(分离转性障碍)还是抑郁症,甚至以她“消费抑郁症”为由质疑她。

赵露思的精神健康状况究竟如何,当然靠的是事实,不是他人的猜测和推测。

一个由此浮现的问题是,如今为什么人们会以“消费抑郁症”这个理由表示质疑?过去,一个人公开自己的精神类病症经历——无论用何种讲述方式,无论患病程度如何——往往能得到其他人普遍的理解和同情。现在,是发生了什么变化?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增长,以及大众对精神类病症认知的深圳理工大学曝光最新增加,越来越多公众人物开始坦诚讲述自己与精神病症斗争的经历。从这一点看,精神类病症患者的病耻感似乎在减弱,至少有越来越多人愿意在公开场合谈论病症。另一方面,“抑郁症”标签的滥用又让人们警惕,“抑郁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玉玉症”“玉玉了”等戏谑语背后正是人们对这种标签滥用的厌恶,尤其是对那些真正的患者来说,这种滥用反而成为他们正常表达自身病症的阻碍,由此使得他们陷入更深的痛苦。


脱口秀演员小帕分享自己双相情感障碍经历。

那么,公众人物公开自己的精神患病经历与公众认知有何种关系?人们在期待何种精神类病症叙事?当抑郁症再次因为娱乐话题成为焦点时,本篇文章将讨论被纳入公共讨论的精神类病症是如何在大众文化圈层完成“破圈”的,以及影视剧等媒介从何种角度参与了这些叙事。

撰文|帕孜丽娅

被想象的精神病症

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作为健康反面的病症始终与我们相随,正如苏珊·桑塔格所言,“每个降临世间的人都拥有双重公民身份,其一属于健康王国,另一则属于病症王国。”人类对病症的认知也一直在变化,这一点在精神类病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不同于常见的生理类病症,精神类病症常常难以看到明显的病灶,这种“不可见性”又使得精神类病症具有“难理解性”。这些病症常常以某种感觉的形式出现,但感觉又是很难共通的存在,就像男性很难真正理解女性的痛经一样,健康的人也很难想象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两极化的情绪。精神类病症患者可以用一些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这些表述也只是给听众一个想象空间,不断想象患者所经历的一切。想象固然有助于我们理解,但难以涵盖所有情况的想象有时反而会限制我们的感受,进而作用我们对这些病症的认知。

尽管现代社会已经不会将精神类病症视为“中邪”,更不会用“巫术”或其他仪式进行驱赶,但大部分人对这些病症的了解依然停留在他人讲述和媒介呈现中。比如,认为抑郁症是一种活力丧失,表现为情绪低落、失眠、食欲减少、不愿出门;而双相情感障碍则是又有抑郁期又有躁狂期、在两种极端里反复挣扎的病症;至于进食障碍,那就表现为暴食或厌食、消瘦、过度减肥;焦虑症则是心慌、坐立难安甚至惊恐发作的代名词。


韩剧《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2023)剧照。

影视剧、综艺甚至是社交平台,共同形塑了我们对这些病症的基本认知,但与此同时也使得我们将精神类病症标签化,对各个病症形成了一些固定认知。于是,当有人表示自己患有某种精神病症时,习惯性地代入这些固定认知,来反复观察当事人与标签是否一致。与标签一致时,我们可能会表示同情,与标签不同时,则忍不住怀疑病症的真实性,怎么可能笑得这么开心,她是不是装病?

这或许是精神类病症的特殊之处。我们不会要求一个骨折病人拆开石膏或者拿出X光片子看看伤口是否符合我们对骨折的认知和想象,但精神类病症的无法外显使得患者时常陷入一种自证,或者证明自己真的生病了,或者证明自己虽然生病了但依然有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这种生理性病症不需要经历的困境,对诸多精神病症患者来说可能是最常见的体验。

罗伊·理查德·格林克曾指出,文化创造了“正常”,于是有一部分人被归为“不正常”,而精神病症患者正是一群因为不符合“正常”标准而遭受种种污名化的“不正常”人群。显然,在这样的语境中,“正常”是被建构的,我们建构了“正常”,使得另一部分人“不正常”,但现实中,这些“不正常”的群体可能既不符合“正常”的标准,又无法完全符合被建构的“不正常”标准,为了能够被归类,他们只能反复拿出自己“不正常”的证据。


《谁都不正常:文化、偏见与精神病症的污名》

作者:[美]罗伊·理查德·格林克

译者:[德]韦凌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3年3月

仅从描述来看,这样的情形显得过于荒谬,但这可能真是精神类病症的特殊性带来的群体困境,无论是证明自己“真的生病了”,还是证明自己“真的痊愈了”,都是诡异却真实发生的故事,这样的窘境也使得许多患者难以感受本该存在的社会支持。

当然,在不少人看来,精神病症患者的自证并不是大众的认知缺乏造成的,而是那些滥用精神病症特别是抑郁症标签的人带来的。换言之,是标签化的抑郁症导致了真正的精神病症患者陷入自证窘境。如果要解释这个问题,可能首先要从被修辞化的抑郁症说起。

“扩大化”的抑郁症:

精神病症作为一种修辞

正如前文提及,精神病症的特殊性在于难以外显,除了严重的发作期,大多精神病症患者是可以看上去与“常人”无异,但抑郁症会成为最容易滥用的标签也与病症本身的特质有关。


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2011)剧照。

抑郁症的名字很容易让人将其与情绪低落联系在一起,而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因此,抑郁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种情绪。相较于双相情感障碍、进食障碍、精神分裂等病症,抑郁症的“伪装”门槛更低,只要表现得兴致不高甚至对着镜头哭泣,再填一些网上流行的量表,似乎就可以说自己抑郁了。而这种近乎“自我鉴别”的抑郁症,更像是某种展演,最终指向的是通过病人身份获得一些特权的期待。

精神分析学中有个常见概念叫“继发性获益”,指病人利用病症、症状操纵或作用他人,从而获得实际利益。许多在网上或生活中自称抑郁症的人,实际上只是在借助抑郁症这一标签合理化自己的越轨行为,抑郁症成为他们为自身开脱的武器。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一些人在负面新闻缠身时,会选择为自己贴上抑郁症的标签,希望借此扭转舆论。这类事件的频繁发生则直接作用了许多人对抑郁症的评判,“玉玉”“玉玉症”等带有明显嘲讽意味的词汇也随之出现。

中国人对精神类病症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晚于西方,在很长一段历史中,精神病症在中国只是指精神分裂,精神病等于疯子的观念也普遍存在。作为1949年以来第一个在中国进行精神医学研究的美国学者,凯博文注意到,在中国,神经衰弱的发生率远高于抑郁症等病症,尤其是患者本人,哪怕在经历抑郁症诊疗后有好转,也依然坚信自己是神经衰弱这种器质性病症而非抑郁症这类精神类病症。这些患者对抑郁症的坚决否认让凯博文讶异,他将这种表现归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时的特殊社会背景,在当时的人看来,抑郁更像是一种退缩和消极,只有当这些表现以器质性病症命名,才能获得存在的合理性。

近些年,大众对抑郁症有了更多了解,“心灵感冒”“一条黑狗”等表述的出现和流行,也使得抑郁症成为可以被允许的存在,抑郁也终于不再是软弱、矫情的代名词,更不是有钱人、读书人的专属病症,而是一种可能广泛存在的生理性病症。

认知的转变也表现在对抑郁症的叙事中,媒体对抑郁症的报道也从最初的将患者“他者化”、对病症污名化,逐渐转为近些年常见的更具人文关怀意识、聚焦个体困境的报道。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对“抑郁症”的编码,以及“忧郁”在中西方文化中的独特审美内涵,给抑郁症平添了几分浪漫气息。许多流行小说中患有抑郁症的主角总是有着远超于常人的智商、学识或艺术天分,而抑郁又让他们散发着一种“病态才子”的气质,使得一些人将抑郁症与出类拔萃、忧郁诗人气质联系起来,于是,有许多人会选择盲目认领患者身份,似乎患有抑郁症是一件极具魅力的事情。


电影《飞越疯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 1975)剧照。

因为被浪漫化而扩大化的精神类病症还包括双相情感障碍,直到今天,这一病症依然被一些人称为“天才病”,甚至以梵高、伍尔夫、海明威等人为例,证明躁郁是一种天才的表现。

显然,大众媒介和文化工业一方面打破了精神病症的“污名化”,另一方面,也在通过传播形式的作用下,使得这些病症被添上了神秘或浪漫色彩,直接导致这些病症成了某种猎奇符号,另一些人则通过认领病症来完成自我身份的独特化。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喜欢在网络以精神病症患者自居,他们期待获得更多的是想象中的病症光环。而当公众人物参与到精神病症叙事时,这种倾向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与名人“联动”后的精神病症

名人的作用力使得他们常常成为“意见领袖”般存在,名人效应甚至会体现在病症知识传播中。伊森·沃特森研究发现,在戴安娜王妃承认自己患有暴食症后,英国暴食症的发病率达到顶峰,也引起了全社会对暴食症的关注。日本皇太子妃雅子患“抑郁症”的消息,也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抑郁症”在日本的普及。


《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病症的全球化》

作者:[美]伊森·沃特森

译者:黄晓楠

版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8月

事实上,国内抑郁症的普及同样离不开名人的作用力,公众人物每一次对精神病症的讨论,都会引发社会层面的关注。比如此前的张国荣、崔永元,近几年的李玟、马思纯都让更多人关注到抑郁症可能带来的症状和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部分抑郁症偏见。公众人物借助自身作用力,让精神病症成为一种被看见、可以被讨论的存在,这也有助于减少一些患者的病耻感,让他们能更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更容易被理解。从这一点看,公众人物公开自己的患病史无疑具有正面意义。

另一方面,一些公众人物为获得继发性权益,给自己贴上精神病症标签,并将精神病症作为自身展演的一部分,而他们远胜于普通人的作用力又使得滥用标签产生的负面作用更大,精神病症被再度污名化的风险也就更大。这也是为什么精神病症患者会对公众人物的精神病症展演格外敏感,因为公众人物的每一次刻意展演可能都在作用大众对精神病症的认知,从而作用患者们的生存处境。


电影《美丽心灵》(

A Beautiful Mind
,2011)剧照。

当然,那些真的患病且公开自己患病经历的公众人物也并非被所有患者接受,这些患者既希望能获得社会支持,又担心公众人物参与精神病症叙事会加剧精神病症的扩大化,从而作用大众对病症的真实认知。正如不是每一次咳嗽打喷嚏都是感冒,也不是每一次情绪低落都是抑郁症,不是每一次焦虑都是焦虑症。但当公众人物的参与使得社会过分关注精神病症时,就可能导致一些并未患病的人群自我代入,进而又导致大众对这些病症产生错误认知。

从这一点看,希望让大众正确认识精神病症、精神病症患者的群体,似乎一直致力于将这些病症的相关话语变得更科学、更符合精神病学鉴别层面的定义,只有这样,大众才能真正理解精神病症、理解精神病症患者经历的种种身心痛苦。

由此,我们又回到了精神病症的特殊性。换言之,正因为这些病症如此独特,我们才会有如此多关于它们的叙事。


电影《忧郁症》(

Melancholia
,2011)剧照。

当然,即便我们看再多患者的分享,阅读再多相关文献,甚至看了再多病例,我们可能都无法真正与那些身患病症的人感同身受。正如鲁赫曼(人类学家,著有《心分两路:人类学家的精神科笔记》等)所言,共情永远不可能准确。这一点在精神病症患者身上,可能更为明显。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无需再讨论精神病症,相反,正是这种独特性赋予了精神病学以奇妙的吸引力,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人类思想和情感的景象,远比我们大多数人在这个小小世界中所能想到的更加荒凉、更加崎岖,但也更加惹人惊奇”。

本文系独家原创内容。作者:帕孜丽娅;编辑:西西;校对:刘军。封面题图素材为电影《忧郁症》(

Melancholia
,2011)剧照。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

大家记得将「新京报书评周刊」设置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篇精彩文章~


2024书评周刊合订本上市!

点击书封可即刻下单


了解《新京报·书评周刊》2024合订本详情

话汇

更多 >
  • 主播直播死亡轰动法国!死前10天被同事各种爆虐,却被当成节目效果...
    更新:2025-09-09 13:17
  • 特朗普对华关税回旋镖:这家美企净利润跌30%
    更新:2025-09-09 13:11
  • 太阳报:因骚扰女同事被革职后,杰纳斯成立了自己的制作公司
    更新:2025-09-09 12:45
  • 香港位居全球智慧城市第8位,超越新加坡
    更新:2025-09-09 12:33

热门文章

  • 走过咖啡屋,再无千百惠
    走过咖啡屋,再无千百惠

    走过咖啡屋,再无千百惠

    千百惠走了,但她的歌声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成为永恒的经典。文 |阿 晖8月20日晚,歌手黄安发出讣告,称自己的好友女歌手千百惠去世,享年62岁。千百惠身边一名工作人员也向媒体证实,千百惠于8月19日因 ...

  • “松弛感咖啡”从此具象化了!杨幂代言库迪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松弛感咖啡”从此具象化了!杨幂代言库迪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松弛感咖啡”从此具象化了!杨幂代言库迪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立秋之际,国内饮品市场再起波澜。谁能想到,杨幂的新代言,竟然是库迪!在消费者纷纷夸赞“库迪也是好起来了”的同时,杨幂也毫不含糊地过了一把“带货”的瘾。库迪官宣的第二天,就有“蜜蜂”晒出了杨幂在机场手持 ...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超75亿 《南京照相馆》票房破15亿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超75亿 《南京照相馆》票房破15亿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超75亿 《南京照相馆》票房破15亿

    来源标题: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超75亿 《南京照相馆》票房破15亿据灯塔专业版,截至昨日17时,2025年暑期档6月—8月)总票房含预售)突破75亿。《南京照相馆》《长安的荔枝》《侏 ...

  • 因技术故障 美联航多个航班被下令停飞
    因技术故障 美联航多个航班被下令停飞

    因技术故障 美联航多个航班被下令停飞

    △资料图当地时间8月6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对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美联航)在多个机场的航班下达地面停飞令。美联航表示,正紧急处理一起技术故障,尽快恢复航班运行。央视记者 曹健) ...

  • 九三阅兵,具体安排来了!
    九三阅兵,具体安排来了!

    九三阅兵,具体安排来了!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阅兵准备工作有关情况。这张长图,带你了解九三阅兵具体安排。点击进入专题:国新办发布会介绍阅兵准备工作 ...

  • 赵露思靠大佬撕公司?陈晓陈妍希上离婚综艺?李兰迪敖瑞鹏二搭?胡一天成功翻身?吃软饭男星走后门失败?
    赵露思靠大佬撕公司?陈晓陈妍希上离婚综艺?李兰迪敖瑞鹏二搭?胡一天成功翻身?吃软饭男星走后门失败?

    赵露思靠大佬撕公司?陈晓陈妍希上离婚综艺?李兰迪敖瑞鹏二搭?胡一天成功翻身?吃软饭男星走后门失败?

    1:赵露思靠大佬撕公司?赵露思这几天连续直播陆陆续续提到不少公司的事,这也引起业内其他幕后人员发声,先是张芷溪艺人转制片人)找银河酷娱维权,称自家开发了几年的项目曾找赵露思出演,银河酷娱也觉得项目合适 ...

  • 快30岁的窦靖童 ,终于吃苦头了
    快30岁的窦靖童 ,终于吃苦头了

    快30岁的窦靖童 ,终于吃苦头了

    7月底,窦靖童主演的首部电视剧《她的生存之道》终于上线。剧集开播即爆,但观众对这位音乐才女的期待,慢慢演变成对剧情和演技的诸多讨论。上:窦靖童过往造型下:《她的生存之道》剧照剧里,窦靖童留起长发,提前 ...

  • 书博会公益场:奥特曼卡生产商卡游捐赠传递阅读力量
    书博会公益场:奥特曼卡生产商卡游捐赠传递阅读力量

    书博会公益场:奥特曼卡生产商卡游捐赠传递阅读力量

    来源标题: 书博会公益场:奥特曼卡生产商卡游捐赠传递阅读力量7 月 25 日至 28 日,第 33 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该展会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作为奥特曼卡生产商的卡游,同 ...

热点黑料

更多 >
独点尊湃侵犯华为海思芯片技术商业秘密案一审判决生效
深趣对话茵曼方建华:广州是时尚高地,中国也会有自己的文化奢侈品
风站榜男子被控强奸朋友女友再审改判无罪
乐点一点不在乎?要真打官司,赵露思有钱赔吗
风台闻反诈指南之校园篇——必看!这些骗局专坑学生群体
风趣风不止20%关税!美对台真实意图曝光

风报新

更多 >